在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觉醒的双重驱动下,品牌 IP 文创产品已从单纯的 “附属品” 升级为承载文化价值、连接消费者情感的核心载体。不同于传统品牌周边,品牌 IP 文创产品以知识产权为核心,深度融合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,既实现了文化的现代性传播,又为品牌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。本文将从概念界定、文化挖掘逻辑、实践案例三个维度,解析品牌 IP 文创产品的发展路径。
品牌 IP 文创产品与品牌周边产品的核心差异
在探讨品牌 IP 文创产品前,需先明确其与品牌周边产品的本质区别 —— 二者虽均依托品牌衍生,但在价值导向、设计逻辑与功能定位上存在显著差异。
品牌周边产品更侧重于 “品牌符号的延伸”,通常以品牌标志、名称、经典产品形象为核心元素,开发如印有品牌 LOGO 的帆布袋、钥匙扣、笔记本等产品。这类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强化品牌认知,通过高频次的视觉曝光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,但其设计往往停留在 “符号粘贴” 层面,缺乏文化内涵与创意深度,难以形成情感共鸣。例如,某饮料品牌推出的印有品牌包装图案的水杯,虽能让消费者联想到品牌,但未传递额外的文化价值,消费者购买动机多为 “实用” 或 “粉丝情怀”,难以形成长期传播力。
展开剩余87%而品牌 IP 文创产品则以 “文化价值的传递” 为核心,将品牌 IP 与文化元素深度绑定,通过创意设计实现 “文化 + IP” 的双重赋能。它不再是品牌符号的简单复制,而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,挖掘 IP 背后的文化特质或嫁接外部文化资源,让产品成为文化传播的 “媒介”。例如故宫 “祥瑞系列盲盒”,以故宫建筑上的脊兽为原型,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 “龙、凤、狮子、天马” 等形象转化为潮玩,消费者在收集盲盒的过程中,既能感受到现代设计的趣味,又能了解脊兽所代表的吉祥寓意与历史背景,实现了 “娱乐 + 教育” 的双重功能。
简言之,品牌周边产品是 “品牌的附属”,核心是 “认牌”;品牌 IP 文创产品是 “文化的载体”,核心是 “传情”—— 传递文化情感,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精神连接。
品牌 IP 文创产品的文化元素挖掘逻辑
文化元素是品牌 IP 文创产品的 “灵魂”,其挖掘路径主要分为两大方向:外部文化嫁接与自身文化挖掘。两种路径各有侧重,却共同指向 “让文化可感知、可消费” 的目标。
外部文化嫁接:借势文化 IP,拓展价值边界
外部文化嫁接是品牌 IP 文创产品常用的路径,即借助外部文化机构、经典 IP 的文化底蕴,通过联名、合作等方式,为品牌 IP 注入新的文化基因。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,外部成熟文化 IP 已积累了深厚的受众基础与文化认可度,能快速为品牌 IP 文创产品赋予权威性与文化厚度,降低市场教育成本。
外部文化嫁接的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三类:
文化遗产类:如博物馆、文化遗址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。这类资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,是品牌 IP 与传统文化对话的重要桥梁。例如河南博物院推出的 “考古盲盒”,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、考古发掘流程转化为可体验的盲盒产品,消费者通过挖掘盲盒中的 “文物模型”,模拟考古过程,不仅感受到考古的乐趣,还能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与考古学知识,实现了 “让文物活起来” 的传播效果。
地域特色类:即挖掘不同地区的地理文化、民俗风情,为品牌 IP 文创产品赋予 “地域标签”。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独特性与辨识度,能让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,同时满足消费者对 “在地文化” 的探索需求。例如某茶饮品牌推出的 “城市限定冰箱贴”,针对重庆、长沙、西安等不同城市,将当地地标(如重庆洪崖洞、长沙橘子洲头)与品牌 IP 形象结合,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冰箱贴,既传递了城市文化,又让消费者产生 “收藏不同城市记忆” 的情感需求。
虚拟 IP 类:即与经典动画、漫画、游戏等虚拟 IP 联名,借助虚拟 IP 的情感共鸣力,拓展品牌 IP 的受众圈层。虚拟 IP 往往拥有稳定的粉丝群体,且形象鲜活、故事性强,能为品牌 IP 文创产品注入趣味性与潮流感。例如某快餐品牌与经典动画 IP 联名,推出印有动画角色形象的套餐玩具,既吸引了动画粉丝的关注,又让品牌 IP 与 “童年回忆” 绑定,增强了情感黏性。
自身文化挖掘:深耕 IP 内核,强化品牌基因
相较于外部文化嫁接的 “借势”,自身文化挖掘更注重 “内生力” 的培育 —— 立足品牌 IP 原型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特质,深入拓展其原生文化内涵,让品牌 IP 成为文化的 “原生载体”。这种路径的关键在于,找到品牌 IP 与文化的 “天然连接点”,将 IP 形象、品牌理念与文化价值深度融合,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文化符号。
自身文化挖掘的核心在于 “精准定位 IP 的文化基因”:
品牌需从 IP 的原型、故事、理念中提炼出可传播的文化特质,再通过创意设计将其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产品形态。例如某国风美妆品牌,以 “嫦娥” 为 IP 原型,挖掘 “嫦娥奔月” 的神话文化,推出 “月兔眼影盘”“桂花香水” 等文创产品,将神话中的 “月兔、桂花” 转化为产品设计元素,既传递了中国传统神话文化,又强化了品牌 “国风美妆” 的定位。
品牌 IP 文创产品的实践案例解析理论路径需落地于实践,从头部品牌的案例中,可更清晰地看到品牌 IP 文创产品的运营逻辑与效果。以下以蜜雪冰城、永璞咖啡为例,解析不同挖掘路径下的实践策略。
蜜雪冰城:多维度文化嫁接,打造国民级 IP 文创
蜜雪冰城以 “雪王” 为核心 IP,通过 “外部文化嫁接” 的多元路径,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广泛传播力的文创产品,既提升了品牌的文化质感,又借助文化 IP 触达了不同圈层的消费者。
在 “文化遗产嫁接” 方面,蜜雪冰城与敦煌博物馆联名,推出 “敦煌主题福袋” 活动。活动时间覆盖 2024 年 12 月 20 日至 2025 年 2 月 12 日,消费者在门店单笔实付满 12 元即可领取福袋,福袋内含随机小对联与敦煌联名周边 —— 如印有 “伎乐雪王”“飞天雪王” 的冰游贴、以敦煌弯颈琴为原型设计的钥匙扣等。敦煌文化以 “飞天、伎乐、壁画” 为核心元素,象征着 “浪漫、艺术、悠久历史”,而雪王 IP 形象可爱、亲民,二者结合形成了 “传统与现代” 的碰撞:“飞天雪王” 身着敦煌飞天的飘带,手持蜜雪冰城的冰淇淋,既保留了敦煌文化的韵味,又凸显了品牌的产品特色。消费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,不仅能获得实用的文创产品,还能通过福袋上的文化元素了解敦煌文化,实现了 “低成本文化传播”。
在 “地域特色嫁接” 方面,蜜雪冰城推出 “雪王旅行城市限定冰箱贴”,针对重庆、长沙、西安、杭州等多个城市,设计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冰箱贴。例如长沙限定款冰箱贴,以 “橘子洲头” 为背景,雪王手持长沙特色小吃 “糖油粑粑”;西安限定款则以 “大雁塔” 为背景,雪王身着唐装。活动通过 “门店消费满 15 元赠送” 或 “购买指定饮品套餐赠送” 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参与,既刺激了产品销售,又让 “雪王 IP” 与 “城市文化” 绑定。许多消费者为收集不同城市的冰箱贴,会主动前往对应城市的门店消费,甚至在社交平台分享 “集邮成果”,形成了自发传播,让雪王 IP 成为 “城市文化传播的使者”。
此外,蜜雪冰城还尝试 “虚拟 IP 嫁接”,与经典动画 IP 加菲猫联名,推出 “加菲猫主题饮品” 与周边产品,将加菲猫 “慵懒、可爱” 的形象与雪王 IP 结合,吸引了年轻消费者与动画粉丝的关注,进一步拓展了 IP 的受众圈层。
永璞咖啡:深耕自身文化,打造 “石端正” 文化符号
永璞咖啡的 “石端正” IP,是自身文化挖掘的典范。永璞咖啡创始人发现,石狮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“守护神兽”,象征着 “端正、踏实、可靠”,而这与永璞咖啡 “坚持精品咖啡品质,为消费者提供稳定口感” 的品牌理念高度契合。基于此,永璞咖啡将石狮子设计为卡通形象 “石端正”,并围绕这一 IP 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。
在产品设计上,永璞咖啡始终紧扣 “石端正” 的文化内涵:例如 “端正手账本”,封面印有石端正的卡通形象,内页穿插石狮子的历史知识与永璞咖啡的品牌故事;“端正帆布袋” 则以简约的石端正线条图案为主,搭配 “踏实做事,认真喝咖啡” 的文案,传递品牌理念。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,还承载了文化传播的功能 —— 许多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,会主动了解石狮子的文化意义,进而对永璞咖啡的品牌理念产生认同。
在传播策略上,永璞咖啡通过 “岛民月刊”(品牌会员杂志)、社交媒体内容等方式,不断丰富 “石端正” 的文化故事:例如推出 “石端正的故宫之旅” 系列短视频,让石端正 IP 形象游览故宫,讲解石狮子在故宫中的作用;发起 “端正生活计划”,鼓励消费者分享 “踏实生活、认真工作” 的日常,将 “石端正” 与 “积极生活态度” 绑定。通过这些举措,“石端正” 不再是单纯的 IP 形象,而是成为传递传统文化与品牌理念的 “文化符号”,让永璞咖啡在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中,凭借独特的文化内核脱颖而出。
结语:品牌 IP 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回归
从蜜雪冰城的多维度文化嫁接,到永璞咖啡的自身文化深耕,不难发现,品牌 IP 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 “文化赋能品牌,品牌传播文化”。它不是简单的 “文化元素堆砌”,而是通过创意设计,让文化从 “博物馆” 走向 “日常生活”,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,既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,又能与品牌形成情感共鸣。
对于品牌而言,开发 IP 文创产品需避免两大误区:一是 “重符号轻文化”,将文化元素作为 “噱头”,缺乏深度融合;二是 “重销量轻传播”,只关注产品的销售数据,忽视文化价值的传递。真正成功的品牌 IP 文创产品,应是 “文化、创意、品牌” 三者的有机统一 —— 以文化为根基,以创意为手段,以品牌为载体,最终实现 “文化可消费,品牌有温度” 的双重目标。
未来,随着消费者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提升,品牌 IP 文创产品将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。只有深耕文化内核,坚持 “以文化动人”,才能让品牌 IP 文创产品超越 “商品” 的属性,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 “情感纽带”,为品牌的长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
发布于:上海市信钰证券配资实盘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